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调研员何锦龙12日在2018第三届德令哈光热大会上表示,中国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逆变器、光热镜面等主要产品产量均连续多年居全球首位,并持续占据较大市场份额,目前已基本实现光伏、风电、光热产业的全链供应。
据何锦龙介绍,近年来,中国企业家不断在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领域直追国际**水平,不仅在规模化方面获得惊人成就,而且在技术性方面取得不俗成绩。同时,又在光热、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奋起直追,成为这个时代全球能源供应的先行者。
“中国‘富煤、少气、贫油’能源资源结构矛盾突出,光伏、风电、光热等多类型新能源供应模式前景广阔。如何发挥好多型能源互补优势,探索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的*优方案,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路径。”何锦龙分析称,而光热在其发电稳定性、持续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也是推动多能互补的重要技术支撑。
国电集团原副总经理、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副会长谢长军认为,光热发电具有光电转化率高、储能效率高、连续稳定发电、调峰能力强等多种优势,可提供基础电力支撑,对解决清洁可再生能源消纳问题,提升清洁可再生能源结构比例具有重要作用。
“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底,太阳能发电装机达到1.1亿千瓦以上,其中光伏发电装机达到1.05亿千瓦以上,太阳能热发电装机达到500万千瓦,太阳能热利用集热面积达到8亿平方米。而这三个指标目前基本都达到了,我国在光热发电方面的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工程实践等方面已形成一定基础,在一些关键设备、核心技术领域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谢长军说。
何锦龙表示,“十三五”中后期,国家将重点支持清洁能源智能升级及应用,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提升智能制造水平,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新能源产业深度融合,鼓励特色行业新能源智能应用,促进中国新能源及其装备制造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