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价格变动造成的存量物资损失。当前的市场矛盾主要体现在需求方严重不足。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反映,当前市场95以上的商品已处于饱和状态。而在买方市场形成之前,物资市场的盈利空间非常大,在买方市场完全形成之后,由于商家(包括厂家)之间的竞争,生产环节及销售环节的盈利大为下降。以某种小口径管材接头为例,商家的采购价格为0.35元只,市场的正常售价为1.5元只,直接成本只占售价的23,在转向买方市场之后,每只的价格大约为0.8元。可见,仓储物资在市场性质发生根本性转变之后,相伴随的往往是市场价格的大幅下挫及存量资产价值的大量损失,从而造成地勘单位极重大的经济损失。
技术落后造成的经济损失。由于技术落后造成的经济损失并不鲜见,往往表现为资产的无形损耗。在地勘单位的仓储物资中,相当数量资产往往表现为机械零配件等物资。机械零配件价值的有效转移及价值回补要依赖于其发生作用的主体机械的正常使用,但限于地勘单位的经济承受能力,相当数量的机械设施处于落后状态(往往在购入时就存在技术落后的问题),而地勘单位为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还会进行非适当的大量零配件采购。一旦这些主体机械设施被淘汰,作为存量的零配件价值将全面损耗。
网页评论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