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逐渐代替第二产业成为拉动GDP增长的主力。消费市场不仅倒逼制造业对进出货的效率提升,同时对仓储的多样性和专业性需求也有所提升。电商时代的到来更是改变了传统物流模式,突出仓储的重要性。
消费市场对仓储能力提出新要求
消费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我国第三产业对GDP 的贡献达到66.4%,对GDP的拉动率在4.6%。相比工业增加值(VAI),我国消费总额具有明显的增长优势,2015年我国社会消费品累计总额已达到200930亿人民币。据埃森哲预测,到2020年,全球消费品行业的市场规模将高达7000亿美元,其中近五成将来自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印度尼西亚、印度、新加坡和泰国市场;仅就中国市场而言,其消费品行业的市场规模预计将增长约2千亿美元,占整个亚太市场增长的60%。
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持续增长,2015年实现30万亿元。零售消费品主要分两个部分,消费收入和餐饮收入。其中,商品收入占比较高但增长具有季节性,尤其在春节时期达到*高值。相比较而言餐饮收入相对稳定,常年增速保持在11%左右。
消费市场倒逼制造业:对进出货速度的新需求
由于消费市场逐渐进入“买方市场”,消费拉动了产业链的流动性,传统静态仓库并不适应需要快速流转同时产品多样化的消费市场,因此市场对于仓储的流动性和时效性需求增加。另外,由于“牛鞭效应”影响,需求影响已经波及到了上游制造业。美国制造业数据显示,制造业订单循环所需时间和配送所需时间都越来越短,行业平均订单循环效率提高43.9%,配送效率提高26.32%。
我国制造业的对存货的周转率需求也逐渐增加,以汽车制造业为例,我国汽车制造企业很多采用“及时供货”或者“循环供货”的模式来实现“零库存”的目标,这对进出货和订单信息管理的效率和技术要求是非常高的。但是我国的仓储行业平均库存周转率却在不断下滑,与需求趋势相背。
消费市场多样化:对多样化和专业化仓储的需求
由于消费市场的多样性,传统的单一仓储服务已经不能满足仓储客户的需求。首先,消费市场对仓储种类的需求是多样化的。比如,随着餐饮食品行业的发展,低温仓储和冷藏仓库市场的需求量上升。2014年,我国冷库中容量达到956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4.58%。
同时,由于仓储种类的细分,所以在仓储作业的操作上要求是专业化的。冷库按货物分类包括肉禽类、水产类、蔬果类和乳制品类等;而公用仓储按用途分为市场配套型、物流流通型和公共储存型等。如此细分工可以看出仓储的客户群体对仓储服务的需求有多样化和专业化的趋势。
电商改变物流模式,拉动现代仓储需求
消费市场不断扩大的同时,互联网时代带来了网络消费模式,也使得电商迅速崛起。随着电商消费模式的不断渗透,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发生了改变,这使得传统物流逐渐向现代物流转变。在转变的过程中,仓储的重要性凸显。随着电商不断发展,电商仓储的形态也在发生改变。
消费体验促使物流模式和仓储形态发生改变
消费习惯的改变使物流过程更加复杂化。传统的物流模式是由商品从工厂出来,整车运输到总仓库,再到各级代理,然后到门店,*终消费者上门店消费。整个过程是一个简单的整车加零担的运输过程。但是随着电商消费模式的兴起,零担慢慢被整车、快递和仓储所“侵蚀”。
从供应链上看,商品依然由工厂整车配送到总仓,但是这时候零担起到的作用只是把商品送到各级的分仓,而*终将商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则是快递。传统的“整车+零担”模式的时效性很低,需要40-60天左右,而现代的“分仓”模式物流只需要3-7天就可以把商品送到消费者手上,满足消费者对时效的需求。所以从传统物流到现代物流,仓储的形态发生了改变,导致了整个物流流程发生改变。
仓储管理成为快递与电商合作的必然桥梁
传统的仓储企业主要提供简单通用仓库的租赁服务,所以资源利用率很低。现代物流地产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根据客户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地点,投资和建设企业发展所需的现代物流设施。
随着电商业态的多元化,网购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行业整体已经进入一个成熟阶段,所以单纯靠价格已经不能在市场中获取竞争优势产品质量、发货速度已经成为消费者看重但是又相对不满意的地方,其满意程度均低于消费者对价格的满意度。由此看出,消费者对电商物流的实效性和物流服务质量要求较高。所以在保证自身商品质量的同时,谁能保证物流的质量和效率,谁就能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和市场份额,也就能赢得相对的话语权。
网页评论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