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届服装会上,供应链优化与物流升级成为所有鞋服企业共同关注的话题和探讨的焦点。
供应链优化
快尚时装(广州)有限公司(UR)首席信息官余宏标先生在其演讲《全渠道时代,品牌供应链管理如何快速响应消费者需求》中对现阶段的服装供应链给出了一个十分有趣的定义:以消费驱动之供应链,来满足需求全过程的价值管理。他指出,现阶段打造供应链核心竞争力的商业模式正在取代原先渠道为王的商业模式,供应链也由原先的规模制胜、粗犷管理向快速响应、精细管理转变。要求企业做到对产供销业务的综合全局优化,以实现更低库存,更少缺货满足市场需求。围绕这一目标,企业需要具备质量管控、计划协同、对供应商管控、成本策略和IT应用五种能力,将供应商、零售商、消费者集成到整个业务流程中,快速响应消费者对时尚的需求。
面对新零售带来的市场变化,外资品牌有着同样的深刻体会,并开始对供应链进行相应的调整。美国COACH亚太高级物流及工程总监郭炬豪先生在其演讲《利用大数据技术应对企业供应链的挑战》中指出,现阶段企业在零售端面临的挑战要求其进行相应的供应链改善,以实现更快、更高效的订单生产和交付,满足客户的购买需求。改善的关注点包括:速度、柔性、精益化,以及延续性。同时,借助大数据进行需求预测,将库存维持在一个平衡的状态。
此外,供应链优化过程中的策略选择也十分重要。戴建国建议: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品牌定位与产品特点进行供应链策略的决策,拉式策略(Pull)或推式策略(Push)没有绝对的对与错,皆有存在的道理,不是非黑即白,而是各有侧重,推式强调的是商品规划和预测能力,拉式强调的是供应链协调能力。
物流升级
对于服装企业而言,无论商业模式如何变化,企业的*终目标都是将正确的商品,在正确的时间,按照正确的数量,通过正确的渠道配送到门店或终端消费者手中。而这一过程中离不开物流的支持。
首先,物流网络升级。
包括戴建国、郭炬豪以及鸿星尔克物流管理中心副总监马欣等在内的几位演讲嘉宾,都提到物流网络规划在整个服装供应链中的重要性,并介绍了他们各自公司在物流网络升级优化方面的具体做法。
戴建国指出,服装企业的物流网络搭建有很多种模式,需要企业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选择。波司登近年来在物流网络升级方面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减少RDC(区域仓)数量,未来的方向是向一个CDC(中心仓)靠拢。
据郭炬豪介绍,COACH在亚太区网络的基础上进行中国未来五年的市场需求预测,同时关注不同渠道对消费者期望的满足情况。并通过分销网络的设计,更快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目标是*快的响应速度、*低的库存和运输成本)。
马欣在《鞋服企业供应链与物流系统变革实践》的演讲中介绍了鸿星尔克在批发代理直营的商业模式转变过程中的物流变革,以及集团对物流网络的整体规划和实施战略。目前,鸿星尔克正在建设福建中央仓(长泰物流园),该项目主要负责集团服装期货配发、全国自营80%店铺期货直配、华南终端店配送、电商自营业务。该项目采用了全自动化传输系统将仓库和分拣中心贯穿起来,并运用先进的WMS和WCS系统,对人员及货品实现智能定位,实现物流中心内人和货的有机智能结合。
其次,仓库的运营管理升级。
北京伯希和户外用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闯先生在题为《电商物流配送中心的管理运营与创新趋势》的演讲中,强调了仓库在服装企业经营中的价值体现在四个方面:发货速度快、费用低、库存准确率高、成为企业市场竞争中的优势。
对于打造高效仓库的途径,他也分享了六大宝贵经验:
(1)自主培养仓库管理人员;
(2)持续优化升级作业流程;
(3)实行合理、有延伸能力的仓库布局;
(4)选择匹配率高、有优化和售后支持能力的软件;
(5)优化绩效管理;
(6)透过数据反映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据悉,在他担任韩都衣舍储运中心总监时,就是依托以上方法实现了良好的效果:以自主设计研发的自动化流水线代替大量人工,物流费用大幅下降,作业效率显著提升,满足了前端销售需求。
第三,三方物流需求升级。
李宁(中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物流总监盛炜女士在其题为《服鞋企业全渠道下的物流外包》的演讲中提到,在全渠道+新零售时代,物流的价值真的不仅是快,而是体现在多品牌、多渠道、多场景下的物流管理与服务能力;以消费者体验为核心,对供应链、业务、服务和信息流程再造。在此背景下,物流已成为控制成本、提高利润、提升客户满意度的关键能力。
对于服装企业而言,要打造这样一个高效、敏捷、智能化的物流体系,单凭一己之力显然并不现实,需要新技术、新系统、新合作伙伴,建立新的服务标准、运输能力和物流网络。因此,鞋服企业出于提升库存效率和服务响应能力,优化物流网络布局等需求,三方物流需求升级在所难免。
鞋服企业究竟有哪些物流外包需求?其中又将给三方物流企业带来哪些市场机遇?对此,来自深圳市安奈儿股份有限公司的物流总监徐文秀先生和上海丝绸集团品牌发展有限公司的仓储物流部经理陆建新先生在会上进行了十分有针对性的分析。
徐文秀先生在其题为《当前物流外包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以及风险管理》的演讲中指出,目前服装物流外包市场的参与方众多,包括传统的服务于外资企业的外资企业、服务于销售平台方的企业、甲方乙方人员出来组成团队创业的企业、仓储设施的建设企业、传统的运输配送企业、快递企业等。在服装物流服务商的选择标准方面,徐文秀认为主要考察战略方向、意向性、综合性、规模型、系统管理能力、成功运作案例、成本管控、供应链管理水平、服务水平高等几方面。他还提到,物流信息全程可视化、库存共享、仓库作业融合等是全渠道下鞋服企业物流外包需求的新特点。
陆建新在《基于数据分析下的Lily仓储物流外包实践》的演讲中介绍了Lily的外包策略和具体要求。Lily仓储物流外包的衡量标准包括成本、效率、服务和风险四个方面。其中,成本方面的考虑因素有:仓储设施、设备、信息系统和人员的成本。效率方面的要求是:吞吐量能够满足并适应业务波峰需要、退货归货上架在订单考核时效内完成、快反订单实现货品当日入仓与出货。服务方面的要求是:退货整理要求对所有货品进行质检、二次包装和更换吊牌;在销售中产生的次品要返修,以便于二次售卖;海外、国内和电商多种业务同步操作;作业具有灵活性,能够在合理范围内调整。风险方面的考虑因素包括:涉及费用问题的沟通协调、作业人员流动性控制、多品牌、业务操作集中的应对等。*后他介绍了Lily在退货整理、质检包装、拣配货等局部操作环节物流外包的情况。
网页评论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