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老物流中心的优化探究和新物流中心的数据分析及布局规划

发布日期:2017-08-30 来源: 货架产业网 查看次数: 132
核心提示:老物流中心的优化探究(陈庆洪)本文所探究的老物流中心优化主要是指常见的超市、便利类物流中心。一、老物流中心一般存在的问题:    1、服务质量问题订单响应时间慢:一般要三天以上才能够配送到门店。门店验收效率低:对于拆零商品,由于没有装箱清单,门店验收慢且正确率低,造成运输车辆等待,成本大幅上升。一般无拆零配送:造成门店的库存偏大,但畅销品又经常断货。配送差异率高:配送商品的准确率较低,差异率通常高

  老物流中心的优化探究(陈庆洪)

  本文所探究的老物流中心优化主要是指常见的超市、便利类物流中心。

  一、老物流中心一般存在的问题:    1、服务质量问题

  订单响应时间慢:一般要三天以上才能够配送到门店。

  门店验收效率低:对于拆零商品,由于没有装箱清单,门店验收慢且正确率低,造成运输车辆等待,成本大幅上升。

  一般无拆零配送:造成门店的库存偏大,但畅销品又经常断货。

  配送差异率高:配送商品的准确率较低,差异率通常高于千分之一。

  2、效率和成本问题

  库存准确率较低,门店订单满足率<90%。

  规划不合理导致整体配送中心利用率低。

  动线设计不合理导致作业效率低。

  TMS支撑有限,运输装载率低。

  不支持“计件式”为核心的“薪酬激励机制”基础数据采集。

  3、供应链管理问题

  库存周转天数偏大,一般大于14天。

  仓库配送/直流/门店直送缺乏有机配合,难以达到质量、成本、时效的平衡。

  供应商订单满足率较低,一般低于80%。

  门店订货缺乏有效的系统支持,订货准确率较低。

  二、老物流中心优化的几点思路:

  1、规划是基础、IT是核心、运营是关键。

  老仓库的优化也应该从规划开始,以数据分析为基础,调整动线规划、区域规划、商品规划、货架等。

  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重要区别就是使用了IT技术,在优化老仓库时可以充分借助现有IT系统去优化。

  在规划和IT系统都改造好之后,只有通过管理人员的运营,才能将优化的成果落地实现。

  2、合理的库内布局规划设计是效率提高的基础。

  在零售业态,随着门店数量的不断增多,对物流中心的压力越来越来,此时可以通过合理的库内布局来提高效率。

  3、精细化的储位管理是物流配送中心的核心。

  货位编码是整个物流中心的基础。

  4、选择合适的存储方式,*大化利用仓库空间。

  不同商品对存储要求都不尽相同,可以针对实际情况,将横梁式货架、流利式货架、隔板式货架、驶入式货架、地堆、独立库房等多种方式结合使用,才能够保证配送中心的空间利用和作业效率的*佳平衡。

  5、选择合适的作业设备和作业模式,提高整体作业效率。

  根据不同的业务,采用如标签、RF、电子标签等不同的作业设备,提高整体效率。

  6、高效的WMS系统,提升配送中心效益。

  建立物流与总部两个网络之间的实时数据传递,保证物流系统中各种资源的*大化利用和规范化作业。

  实现高效数据共享,节约仓库作业时间。

  全程条码化管理,提高操作效率和准确率。

  仓库储位管理,实现商品库存的详细定位。

  商品批号和到效期管理,符合当前食品管理规范。

  商品先进先出,降低商品损耗。

  计件考核管理,有效提高员工劳动效率。

  帮助仓库实现无纸化作业。

  7、计件式考核,有效控制仓库作业的成本。

  仓库内部主要变动成本是人力成本,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计件制”工资体系是*佳的作业模式。系统能够自动记录收货、上架、整箱拣货、拆零拣货、扫描复核、装卸作业、驾驶员、盘点、场地点火等计件制作业的人员和作业量。

  8、全程管控送货车辆,有效控制运输成本。

  首先控制装载量和每百元运营成本的运输金额,其次才是油耗、过路费、修理费。

  9、建立完整的质量监控体系,有效提高各项作业准确率。

  设计各种类型盘点、物流过程追踪与各类复核功能。

  10、充分利用系统管控物流中心各项关键绩效考核指标。

  (1)降低配送差错率:

  思路:在系统支持下,能够将任何一个配送差错,找到具体的责任承担人。管理上,配合对配合对责任人的处罚规定,及有效执行。每年为拣货差错率低者,给予奖励。

  系统作用:通过标签拣选、多重复核、提高复核比例等,控制配送差错率。

  某配送中心的在系统上线之前的配送差错率为4%%,系统上线之后的配送差错率降低为2%%,大大的提高了门店的满意率,同时节约了大量的逆向物流的成本。

  针对:假设由于货品、单据、场地摆放等等标识不易辩认,引起配送差错。

  ——使用标签。系统将需要拣货的货品打印出标签,每件货品一个标签,拣货时粘贴,来避免此类错误。

  针对:拣货员由于不认真、疲劳等原因造成的配送差错。

  ——系统帮助追踪每个配送错误的责任人。配合处罚方式,提高拣货员认真程度。配送增加明细复核。每天按比例抽查部分门店。

  针对:门店验货后,反馈配送有错误。 去门店复查有人工成本,建议复查一部分配送有错误的门店,起到威慑作用。

  ——系统记录出货货品批次。检查货品批号是否当日配出货品,批号不对,属门店责任。

  ——系统记录复合人员。复核过的门店,由复核员承担责任,予以处罚。

  ——系统记录拣货人员。未复核过的门店,由拣货员承担责任,予以处罚。

  (2)提高门店定单满足率:

  ——挖掘ERP系统功能,提高补货准确率;

  ——实施监控门店满足率;

  ——提供物流中心出入库分析;

  ——全面监控定货作业过程;

  ——按照“适时、适量”原则配合管理。

  假设某配送中心的年配货金额在10亿,如果将满足率提高5个百分点,就能增加约5000万的销售额,按10%毛利计算,增加500万毛利(不包括顾客流失造成的损失)。

  (3)提高库存周转率:

  ——定单管理:供应商根据定单所规定的送货量及指定日期制定时间段送货,通过科学的定单管理,从源头上控制进货量,均衡库内作业。

  ——货位管理:通过严格的货位管理,每一个货品都对应一个准确的拣货位,提供精确的出库建议和入库上架建议、配合功能强大的各种库存查询功能提高拣货和理货的工作效率。

  ——批次控制:提供了先进先出和指定批次的出货管理,通过批次管理,大幅提高库存管理水平,降低库存损耗。同时,严格的先进先出配货也为门店的退货提供了监控功能。

  ——通过越库、货品库存分析、货品出入库分析,辅以优化定货模式与库存模式,减少库存周转天数。

  假设某配送中心的日均出货300万元,库存周转天数20天,平均库存为6000万元。如果将库存周转天数减少到10天,由于库存货品资金占用减少,给企业带来3000万现金流,按7%利率计算,年节约成本210万元。

  (4)提高供应商送达率:

  ——引入定单管理。定期给供应商发送定货计划,以便供应商提前生产、准备,避免采购时缺货。而且,给供应商明确无误的送货数量、送货时间约定,在系统中执行送货预约。

  ——系统提供各种供应商送货的监控报表,实时反应供应商送达率,全方位考核定单、金额、数量、品项满足率,为供应商管理提供奖惩依据。

  (5)提高送货的准点率:

  ——对所有配送门店维护送货路线,将拣货、排车、装车、运输、卸货等作业顺序,统一起来。

  ——系统提供方便、快捷的排车功能,同时也允许人工调整排车结果,每天排车时间可压缩在1小时内。物流中心可以将排车信息通过网络发布给门店,让门店及时了解到货量、送货时间、车牌、司机等信息,并监督车辆到货时间,统一考核车队绩效。

  ——系统记录装车、出车、回车全过程,为车队的绩效考核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本文信息整理自陈庆洪先生之前在海鼎物流研讨会上的发言稿)

  新物流中心的数据分析及布局规划(行喜欢)

  众多零售企业今年来都开始自建物流,在新物流中心的数据分析和布局规划方面应该如何做?小编今天为大家整理了行博之前会议的发言稿,给各位做个参考。

网页评论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