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是企业的发展与成长的动态轨迹,包括发展、成长、成熟、衰退几个阶段。物流园区作为一种新型并特殊的市场形态,同样存在一定的发展规律。根据我们多年对物流园区的实践、跟踪及研究,物流园区发展存在五个阶段,不同阶段工作重点不一样,同时存在各种不同陷阱。
**阶段——规划建设。
这是听得*多,却*容易被轻视的阶段。物流园区与其他所有商品/服务一样,是为满足客户需求,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无论是园区的选址、规模、功能配置,还是建筑形态、建设时序,都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基础,采用科学规划设计方法。很多物流园区投资几亿甚至几十亿,但不愿花精力和财力脚踏实地分析、研究政策环境、市场需求、客户对象和行业趋势,造成项目骑虎难下。
第二阶段——资源引导。
这个阶段经常与**阶段同时开展,就是引入关键资源到园区,快速形成氛围。一是政策资源,在注册、通行、税收、奖励、租金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从内外两个维度增强物流企业入驻的吸引力。二是龙头或知名企业,利用龙头和知名企业的行业影响和业务关联,带动众多中小物流企业跟随和响应。
第三阶段——推广招商。
这是所有物流园区*重视的阶段,也是物流园区创造价值的阶段。通过第二阶段的资源引导,结合园区自身的优惠政策,园区开展推广造势,通过各种活动和手段向社会招商,吸引物流及相关企业入驻,收取园区设施的租金,并逐步达到稳定的入驻率。推广招商阶段的关键是选择目标客户,选择合适的推广渠道,制定有效的招商政策,实现成功的招商。
第四阶段——品牌建设。
品牌建设阶段就是物流园区价值积累、价值提升阶段。在物流园区集聚了相当数量物流企业和客户后,物流园区应思考如何基于园区内的企业和交易,提升服务水平、创新服务模式,逐步固化园区业务流程和高效园区管理体系,树立园区品牌形象,扩大行业知名度。一方面确确实实地让入园企业获得更多客户和业务,降低操作成本,提升经营收益;另一方面通过为入园企业提供有效服务强化园区与客户的粘性,同时为园区开拓物业外的延伸或增值服务,获得新的赢利点。
第五阶段——资本运作。
资本运作节点就是物流园区价值兑现和跨越发展的启动阶段。物流园区是资本密集型项目,也是规模效应、网络效应型项目,利用银行贷款和自有资金很难长久经营,更不用说进行复制式扩张发展,需要借助外部资本力量。利用园区知名的品牌和高效的管理体系,开展资本运作,吸收社会上偏向低风险并对收益要求不太高但稳定的资金,同时开展对外的复制扩张。
纵观国内物流园区行业,真正能走完五个阶段的,仅有传化等少数几个。目前,绝大多数物流园区只走过或正在经历前面三个阶段,已经到达第三个阶段却进入迷茫、徘徊期,或者在前面三个阶段就已经死亡。究其原因,物流园区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陷阱。
1、规划建设阶段陷阱。
(1)迎合政府,过度超前。建设一堆高大上的建筑设施甚至地标性建筑,容积率高了,投资强度上去了,资金也沉淀了,但客户说不适用、用不着。(2)照搬照抄,有形无质。参观国内外很多内知名物流园区,然后依样建设,但就是达不到设想的效果,岂知区位、时期、政策、客户等因素不断发生变化。(3)定位模糊,设施不科学。项目近中远期定位不清晰,商业、办公还是物流模糊,设施的层高、承重、通道、规模不能满足物流作业需求。
2、资源引导阶段陷阱:
项目**性落空。项目落地时,园区是区域内**的,但等建设时,却发现同个区域内出现同类型的园区,造成无谓的竞争,分摊市场份额,形成规模过剩。还有是政策配套不足,如老旧集聚区搬迁、货车限行等,降低物流企业入驻意愿。
3、推广招商阶段陷阱:
(1)过分追求租金价值。招商政策缺乏吸引力,市场或客户对园区制定的租金政策不认可。(2)诚信缺失。宣传推广时,过分扩大园区的服务能力,向客户承诺很多,但客户实际进入园区后,很多承诺没法兑现,造成客户对园区的不信任。(3)无效推广招商活动。物流园区的客户群体是具有特定属性的,如果目标客户不准确、招商活动缺乏针对性,往往会造成精力和财力的浪费。
4、品牌建设阶段陷阱:
(1)园区入不敷出。虽然园区入驻率达到一定水平后,但由于招商政策较为优惠,园区收入有限。此时,若没有及时进行运营模式创新、服务业务创新,通过简单提高租金方式提升收益,容易造成园区与客户粘性下降,甚至造成入园企业成本上升、收益下降,*终园区自身也经营困难。(2)持续竞争力不足。尽管园区实现收支平衡,但没有持续进行品牌打造,业务流程固化,服务创新,当新的发展空间出现时园区没法承接,但新园区进入时没法参与竞争,*终被淘汰出局。
物流园区五个发展阶段,环环相扣,就像企业生命周期一样周而复始、循环反复,只有清楚自身所处阶段,谨慎避开陷阱,才能实现物流园区持续发展。
网页评论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