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市场分析 > 正文

共同配送帮助实现全程冷链

发布日期:2016-01-20 来源: 货架产业网 查看次数: 106
核心提示:根据统计,中国约80肉类、70水产品、大量的牛奶和豆制品还未实现冷链物流全程保障。一个普遍现象是,生鲜物流“两头冷、中间断”,从厂门到店门这段“中间”的冷链物流过程亟待规范。造成这一现状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缺乏冷链共同配送体系的支撑。共同配送是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探索优化出的一种追求合理化的配送形式,也是欧美、日本等一些国家及地区采用较为广泛、影响较大

  根据统计,中国约80%肉类、70%水产品、大量的牛奶和豆制品还未实现冷链物流全程保障。一个普遍现象是,生鲜物流“两头冷、中间断”,从厂门到店门这段“中间”的冷链物流过程亟待规范。造成这一现状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缺乏冷链共同配送体系的支撑。

  共同配送是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探索优化出的一种追求合理化的配送形式,也是欧美、日本等一些国家及地区采用较为广泛、影响较大的一种先进的物流方式,对提高物流运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共同配送是物流业的大主题,而冷链物流是大主题下技术含量*高的一个专题。目前,城市共同配送*大的难点是“*后一公里”,而和“*后一公里”关系*密切的恰恰是冷链物流行业。据调查,京城的蔬菜从新发地批发市场到社区零售店的“*后一公里”物流成本,约为从山东寿光运到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费用的4倍。尤其是近年来电子商务和食品宅配的蓬勃发展,农产品冷链“*后一公里”问题更加凸显。而多年来的事实已经证明,由于冷链物流的低温特点,单个企业独建冷链物流中心,投资成本高,回收期较长,要实现多方位、门到门的冷链配送服务是不经济的。结合我国冷链发展情况,必须整合社会冷链资源,走联合经营之路,对提高物流运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网页评论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