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菜管家冷链宅配系统

发布日期:2015-11-28 来源: 货架产业网 查看次数: 421
核心提示:菜管家的农产品电商宅配系统   生鲜宅配虽然穿了互联网的外衣,但比线上销售更重要的却是“线下流程”,包括产品采购、存储、冷藏、   运输、包装、保鲜、检测、配送、服务等在内的诸多供应链环节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疏忽都可能导致整个宅配体系的失控。故此,近几年各大电商都在倾力打造属于   自己的生鲜宅配系统,然而做出明显效果的企业却局指可数。   为了解农产品电商宅配模式的发展情况

  菜管家的农产品电商宅配系统   生鲜宅配虽然穿了互联网的外衣,但比线上销售更重要的却是“线下流程”,包括产品采购、存储、冷藏、   运输、包装、保鲜、检测、配送、服务等在内的诸多供应链环节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疏忽都可能导致整个宅配体系的失控。故此,近几年各大电商都在倾力打造属于   自己的生鲜宅配系统,然而做出明显效果的企业却局指可数。   为了解农产品电商宅配模式的发展情况,本刊特地寻找到在此领域已经初具规模,运营成绩优良,并积累总结了不少可贵经验的企业——上海菜管家电子商务公司并   采访了其技术总监、上海市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宋轶勤。通过对其宅配系统的建设过程与运行效果报道,希望给农产品与生鲜电商行业带来可贵的经验以及给传统行业带来有益的启发。   上海菜管家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菜管家”)于2009年底正式运营。其母公司是上海农业信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农信”),成立于1999年一直专注于农业信息化领域。菜管家依托母公司强大的信息技术以及在农业领域的深厚根基,投入大量资金,建立了众多的农产品种植基地对接关系与冷链物流配送系统,迅速成为中国农产品电商领域的佼佼者,据介绍,目前其年销售规模已经达到数千万元级。   现代化的冷链物流系统   菜管家主要经营品种包括:时令蔬菜瓜果、新鲜肉品、各种冻品、米面粮油与特色农产品等等。为了保障产品质量与物流服务到位,建设高效的宅配系统,菜管家进行了大量投入建设了现代化的冷链物流中心与配送车队。   2010年10月,菜管家建立了自己的冷链物流中心、配送车队,并逐步建设了产品检测、物流监控等系统。   菜管家的冷链物流中心位于上海青浦,地理位置优越,配送上海市区各处距离适中。物流中心主要有四个主体库区,即冷冻库,储存冻品;冷藏库,储存时令新鲜农产品;常温库,储存常温农产品;包装材料库,储存产品包装材料与运输包装材料以及容器等;一个操作区,用于收货、分拣、包装和出货。   产品储存过程中,冻肉类在-20℃以下可以保存一年,但是在-10℃环境里不能超过16个小时,因此需要保存在-25℃的冷冻库。但是冻品在配送前需要简单加工,比如包装,接着是分拣,之后装车配送,为保障产品质量,菜管家要求冻品出冷冻库后到配送结束不超过八小时,否则必须返回物流中心重新产品品质。     为了有效控制冷链物流的各个环节,菜管家专门成立了产品检验小组负责对供应商送到的货物与物流中心的出库货物进行质量检验,检查温度、时间标准的执行情况,并通过应用RFID标签建立各个关键控制点的检查、监督、跟踪的信息反馈机制,以保证产品的安全卫生与新鲜度。此外,菜管家还建立了一个现代化的检测室对产品进行深度抽检,比如农残检测、营养成分检测等等。   为满足及时的冷链配送需求,菜管家自购了小型冷链配送车数十辆,另外特别配备了多辆 “菜篮子工程车”,随着物流量的快速增加,还需继续购入自备车辆。   为保证运输过程中不出现冷链断链现象,菜管家专门建设了TMS系统,通过GPS/RFID和远程无线传输技术,实时获取车辆运行轨迹、所在位置和车辆内部环境数据(如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实现车辆内部环境调节自动化,为食品追溯提供依据。出车配送时,物流中心的TMS系统里都有记录显示,如果车辆在配送路线范围之外开门,系统就能及时报警并追究司机的责任。   在冷链操作中,除去防止人为造成温度波动外,还需要减少操作工序带来的无法避免的温度波动的影响。   配送时一辆车要配送多个订单,故需多次开启车门,这会造成冷藏车厢内外热交换,造成卸货时间车厢内温度曲线上升。为避免操作工序对温度的影响,菜管家一方面对卸货时间有明确要求,迅速卸货,关闭车门;另一方面采取技术手段,在车门上配置冷帘,减少热交换。   一体化的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   为保障物流环节顺畅,提高管理效率,菜管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自行研发了物流信息系统来指挥各个环节的作业。   订单接收与确认   菜管家技术中心运维经理俞柏林介绍,现在菜管家整个作业流程已经完全实现了信息化管理。网上商城展示产品,消费者登陆网站下订单。网上商城接受订单后,将订单传到后台,客服部会对订单进行确认。如客户有特殊需求或产品有所变化,客服人员通过与客户的沟通确认能否对订单进行修改。电话确认后的客户订单通过内部系统接口同步至公司总部ERP系统中。   采购下单   客户订单传入后,ERP系统根据库存和当天订单的汇总,进行订单分解汇总,计算出当天需采购的产品品项和数量,提交采购申请,经审批后,下交给实物采购员。   订单校正   如果中午12点前接单,系统在下午1点前将订单全部确认完,并形成采购订单下发给采购部门,*后分配给供应商。下午2点前供应商会反馈回来结果:能否供应,能供应多少。如无法供应,或数量不足,就需要看有无替代方案或者让客服人员与客户沟通更换产品。因为每一笔客户订单都要跟客户电话确认,沟通的电话量相当大,菜管家专门为此组建了一个客服部门,每天大概要花费近两个小时的时间进行沟通。   收货   下午4点-6点,物流中心开始陆续收货。菜管家上午收货品类为冻品和常规商品,下午收货的都是需要当天配送的新鲜蔬菜瓜果等对新鲜度要求高的农产品。当天下午6点左右新鲜蔬果收货完成后,要做**次盘库。菜管家的物流制度规定,当天12点前接受的客户订单*迟要在晚上6点前全部确认完。   拣货   晚班的仓库作业人员根据订单做分析,并分配分拣集货任务;同时根据**次盘库结果判断有无某些订单货物没有库存。如果没有库存,则要把该订单挑选出来,当成异常单,返还至客服部。或者出现突发事件,比如有些订单货物包装破损或者循环盘点时发现损耗等意外情况,该订单货物无法当做正常货物配送,该订单也会被视为异常单,返还至客服部。客服人员马上与客户电话沟通,做出订单延期或者换货等更改。如更改后的客户订单在当晚9点前确认完毕并回传物流中心,该订单还可在当天继续拣货。   异常单的提交和处理要在当天晚上9点前完成,如没有完成处理,次日客服人员要继续和客户进行沟通,此时在系统里该订单更改属性为漏单或者改单,进行特别关注。   订单复核与配送   晚上9点左右物流中心开始利用TMS系统进行第二天配送路线规划和配送车辆的调度。大约每30个订单就需要一辆配送车。第二天凌晨配送车辆抵达仓库,复核配送订单并装车配送。   因为农产品的逆向物流成本巨大,退货商品无法二次销售,客户体验也会降低,故订单尽量不能出错。复核时要对所有商品进行RF扫描同步上传系统,系统内也同时复核订单,从而保证了订单准确率较之人工复核有了很大的提高。   制定标准,加强对供应链上游的掌控   农产品电商与普通产品电商*大的不同就在于产品入口,质量安全至关重要。为了更好地掌控产品质量安全,需要从生产源头开始管理,而农产品的上游环节受限于我国农业的散小格局和低水平发展,一直以来都是进行农产品经营的企业的一大难题。   为突破瓶颈,菜管家持续投入资金、时间和研发力量,不断在向供应链上游发力,持续强化对供应链上游的掌控力。 据宋轶勤介绍,菜管家原本只是想做第三方的电子商务平台,让缺乏销售渠道的优秀农产品到这个平台上来卖。但在运营过程中发现农产品品质参差不齐,标准化程度太低,上游农产品经销商和种植者情况太过复杂。为了保障产品质量安全与品质稳定,菜管家依托原母公司资源不断向上游延伸,通过建立自己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制订四大标准(农产品质量标准、农产品包装标准、农产品储藏标准、农产品配送标准)、五大管理体系(供应商管理体系、农产品质量管控体系、农产品分类仓储管理体系、农产品进出库质检体系、冷链配送监管体系),从供应链的源头上控制产品品质。

  人员进入加工间前要进行一系列卫生保障程序。图为喷雾消毒间。

  冷藏保存间

  深度检测实验室   据介绍,菜管家现在拥有自建及合作的有机、绿色认证种植养殖基地100多家,***畜禽资源保护基地10家,遍布海内外的优质农产品合作供应商300多家。对于一些重要品种,从产品采摘后,菜管家就开始参与管理。   在和生产基地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后,菜管家又开始向更上游渗透。据介绍,他们和生产基地签署按需生产的协议,引导生产基地按照自己提出的产品要求进行科学生产。为顺利执行,菜管家还参与到具体的种养殖过程中,和生产基地一起研究并制定一些种养殖标准,切切实实地对传统农业进行了现代化的技术改造。   现在,菜管家在上游的生产管理标准越来越细化,也在尝试将这些总结出来的标准在行业内推广。下一步,菜管家将把信息技术逐渐引入到上游农产品的生产管理中,以信息化改造传统农业。   菜管家的母公司上农信主要从事政府农业信息化项目研发执行,其内容包括四部分:一是为农户服务,在上海的各行政村都有一台“一点通”设备,农户可在上面查询到农业资讯、补贴资金、三资公开等农村行政信息和技术信息。二是农产品质量追溯技术,上农信从2003年开始筹备,2004年先从猪肉追溯系统做起,目前,在上海地区,从屠宰场开始到超市和农贸市场,包括屠宰、加工、储存、运输和销售,已经建立起贯穿整条供应链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涵盖肉类、禽蛋、食用菌、水产、粮油、蔬菜等六大品类。三是农产品电子商务,2008年,上农信参与建设了上海*大的、也是当时全国*大的现代化批发市场——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负责包括B2B、B2C平台、综合交易系统在内的信息平台的建设。四是智慧农业物联网建设。即通过zigbee智能传感网络及远程无线传输技术、传感技术及遥感技术,自动采集田间/鱼塘/大棚等的小气候实时数据,结合农事操作专家决策系统,实现精准农事操作及智能田间作业。   目前,菜管家正在尝试将母公司所研发的农业信息化成果结合生产基地的实际情况,移植并适当改造一些农业信息化管理手段到农产品的生产管理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对供应链上游的掌控力度。

网页评论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