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电商的迅速普及为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然而也有部分领域电商一直未能有大的突破,生鲜便是其中之一。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在生鲜行业,农贸市场与超市卖场共约占据90%的市场份额,电商一直突破艰难。shengxian
行生鲜创始人张洪良表示:“相对于传统农贸市场和卖场而言,食行生鲜更符合都市年轻群体的消费习惯,用手机直接线上下单,接到订单后我们通过专属冷链物流配送至小区内的专用智能冰箱,这样下班后在小区楼下就可以直接提着新鲜的食材回家做饭了。”网订直投,正是张洪良为食行打造的生鲜购物新场景。他对项目的定位,是通过生鲜O2O的方式,为小区居民打造家门口的“智能菜场”。
与其他电商生鲜品牌相比,食行更多聚焦在高频刚需的日常生鲜, 而老百姓一日三餐所需的生鲜品类,操作起来却存在众多难关。如果单纯以传统物流、电商的交付方式达成项目,一方面难以匹配时效性,另一方面商家和用户都无法负荷高额的物流成本。
在物流方面,食行生鲜严格控制时效。张洪良告诉我们,食行生鲜实行订单制配送,每天晚上9点之前截止收单,前一天的订单会根据客户的需求,在次日的上午9点半或下午4点半这两个时段送至小区,并承诺延期赔款。
解决时效性问题的同时,食行生鲜还要面临价格的挑战。对于这样一个刚需商品的定位,如果没有足够的价格优势,很难吸引消费者改变传统的购物习惯。怎样走通“成本关”?张洪良下了一番功夫。“我们实行以销定产,根据客户的订单来跟供货商购买产品,这极大地减少了滞销损耗,同时网上订购的方式也减少了生鲜行业在客户挑选过程中造成的损耗,再加之网站没有所谓租金成本,这就是*终我们核算出来的价格要比一般的农贸市场还便宜的原因所在。”张洪良说。
自2014年6月进入上海市场以来,食行生鲜已开通100多个社区,预计今年内将开通500个社区,北京市场也在迅速扩展中。据统计,目前有10万余户家庭通过食行生鲜购买每日的瓜果菜蔬。然而,随着规模的逐步扩大,食行生鲜面临的品质管控和质量保障的要求也日趋严格。谈到菜品品质,张洪良笑着问:“你知道宽叶和细叶的两种韭菜哪种更香?苋菜的头茬和二茬又如何辨别?许多消费者并不了解这些蔬菜小常识,食行生鲜的品控人员却对我们所销售的1600个单品了如指掌,他们如同贴心的‘生鲜管家’,帮你选出*优质的食材。”
对于食行生鲜而言,目前,投入*大的环节在于全程冷链物流体系。自动化低温配送分拣中心与冷链保鲜设备的建设成本都不低。通常一个1000平方米左右的冷藏库要耗资百万,单辆冷链车逾20万元,仅这些设备建设就会轻松烧去生鲜电商千万资金,而食行在社区内设立的生鲜直投中心又是另一笔不小的支出。张洪良坦言,每个小区设置50门保鲜柜,仅硬件成本约15万元左右,还不包括与物业、业主的沟通成本与租赁成本,这也是此次B轮融资的主要用途。尽管如此,张洪良对食行生鲜的发展模式依旧信心满满:“不难发现,市场上许多电商品牌也涉足生鲜行业,销售产品大多以水果为主,真正敢于挑战菜品的并不多见。食行生鲜勇于开拓也具备优势,相信也将为更多的消费者所青睐。”
据悉,食行生鲜平台未来将加速在全国大中型城市推广,预计今年内登陆南京市场。
网页评论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