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货架行业标准化建设

发布日期:2015-06-05 来源: 货架产业网 查看次数: 179
核心提示:货架作为重要的仓储设备,是实现仓库现代化、提高物流效率、降低仓储成本的重要工具,在现代物流活动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物流业的迅猛发展,货架需求大幅上升,货

  货架作为重要的仓储设备,是实现仓库现代化、提高物流效率、降低仓储成本的重要工具,在现代物流活动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物流业的迅猛发展,货架需求大幅上升,货架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涌现出精星、音飞、六维、世仓、鼎虎等一批优秀的货架生产企业,他们根据不同的物料尺寸、重量和存取方式要求开发出各类不同系列的货架产品。标准化建设对于货架的生产、销售、售后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和规范作用。但由于我国的货架行业起步较晚,缺乏相关标准给整个行业带来了不小的麻烦,造成了市场竞争混乱、非标项目盛行等局面,制约了货架行业的健康发展和规模企业的成长。在此情况下,货架标准化建设近年来受到高度关注,吸引了众多货架企业的积极参与,一批新标准产生,更多的标准正在抓紧制定。

  国内货架标准的制定现状

  目前国内正式实施的货架标准有6项,具体包括:《工业货架规格尺寸与额定荷载》(GB/T 27924-2011)、《工业货架设计计算》(GB/T 28576-2012)、《物流仓库货架储位编码》(SB/T 10846-2012)、《金属轻型组合货架》(SB/T 10166-1993)、《驶入式货架》(WB/T 1045-2012)、《货架分类及代码》(WB/T 1043-2012)。这些标准重点对各类货架的产品质量、设计、生产、安装、验收等基础内容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使得货架生产厂家之间、买家与卖家之间有了统一的验收标准,使双方能够更有效的沟通,避免了因标准不同产生的分歧,将因分歧产生的风险降到*低。同时,通过这些标准的制定,也促进了我国货架行业与国际接轨,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提高产品总体水平,为国内货架产品在国外市场上建立良好的口碑打下基础。

  除了国内标准,还有一些货架企业参考国外相关标准进行生产,具体包括:日本的《立体仓库焊接式钢结构货架技术条件》(JB/T 5323-91)、《有轨巷道式高层货架仓库设计规范》(JB/T9018-1999),欧盟的《有轨巷道堆垛起重机设计规范高架仓库的公差、变形和间隙》(FEM 9.831)、《托盘用静力钢货架设计》(FEM10.2.02),美国的《工业和商业用钢制货架使用安全规范》(ANSI/MH10.21984)、《工业存储用钢货架设计、试验和应用规范》(MH16.1-2004)等标准。

  此外,已经立项的货架国家标准有:《仓储货架使用规范》(国家标准立项编号:20100330-T-469)、《重力式货架》(国家标准立项编号:20100360-T-469)、《悬臂式货架》(国家标准立项编号:20100355-T-469)、《库房货架一体化仓库》(国家标准立项编号:20100338-T-469)、《搁板式货架》(国家标准立项编号:20100335-T-469)、《冷库用货架》(国家标准立项编号:20100339-T-469)、《立体仓库货架系统设计规范》(国家标准立项编号:20140861-T-604)。其中,由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与全国物流仓储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双归口,南京音飞储存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研究制定的国家标准《仓储货架使用规范》、《悬臂式货架》、《数控升降柜技术条件》和《重力式货架》已于2014年11月完成征求意见稿。

  标准化工作中的注意事项

  由于中国货架行业起步较晚,因此标准的制定工作也落后于国外。当前,货架行业标准的制定存在一些典型问题,具体体现在:

  (1)为了标准而标准

  随着国家政策的导向以及参与标准制定给企业带来的回报,越来越多的货架企业都积极地参与标准申报及制定工作,这对于标准化工作的推动及发展无疑是一件好事。但与此同时,许多企业为了能够参与标准工作而申报及制定标准,造成标准制定水平参差不齐,扰乱了标准制定的秩序。

  (2)本位主义

  有些企业在标准编制过程中,缺乏全局和系统理念,容易将标准的编制范围限制在自身企业发展水平的框架下,标准的内容处处隐藏着本企业产品的特点,无法真正找到行业共性,导致标准因适用性差而难以得到承认。

  (3)生搬硬套

  中国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晚,经验不足,很多标准在制定之初,已经存在相同或相似的国际标准或其他国家的标准。我们可以借鉴这些标准,学习其理念和方法,参考其框架,但不能不考虑国内实际情况,直接生搬硬套国外标准,使标准不符合中国的特点。

  专家指出,对货架标准来讲,需要关注两个*基本的问题:一个是尺寸,一个是质量与成本的平衡,要贯穿到整个货架标准的“魂“中。结合目前我国货架行业的标准化现状,相关企业在参与制定标准时应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首先,目标界定

  标准制定工作的重中之重就在于目标的界定。其他工作不管是资料收集,标准论证,还是意见反馈,都是为了实现目标而需要运用到的方法与措施。只有正确认识到制定标准的目的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他围绕着这一目标而展开的一系列的工作才有意义。

  其次,资料收集

  标准制定工作过程中,资料的收集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具体着手标准起草前,需要重点收集以下三个方面的资料:(1)相关法律、法规,只有清楚了解标准内容涉及的相关法律法规,才能保证标准制定的合理性、合法性。(2)标准编写相关标准规范,只有熟悉标准编写相关标准规范,熟练运用标准编写的格式、用词,才能使标准的起草工作事半功倍。(3)相关国内外标准,只有熟悉与标准相关的国内外标准,才能避免与其他标准发生重复与冲突,并能借鉴其他标准编写经验,保证标准制定的先进水平。

  第三,反馈意见

  标准在制定过程中,主要是由起草小组的成员起草及修订,难免受到个人水平的制约,因此需要特别重视标准制定过程中社会各界的反馈意见。反馈意见来自各行各业,不仅代表着同行企业的意见,而且代表着上游供应商、下游用户的意见,能真正反映出对标准的诉求。因此对所有的反馈意见都要足够重视,对采纳的意见要给予充分肯定,对不采纳的意见更应给出合理的解释。只有能够广泛接纳各方意见,才能使得标准得到大众的认可。

  此外,货架从项目建设情况来看,近年来货架系统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在货架标准制定过程中要有所考虑:

  一是单个项目大型化:上千万元的单个货架项目越来越多,近年甚至出现了单个货架项目超5000万元甚至超亿元的大单。

  二是从单一产品向系统化应用发展:随着应用行业、应用方式的不断增加,货架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存储工具,而是演变成一个集多样和复杂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的仓储和物流系统。

  三是新产品不断涌现:目前冷链、医药等行业均是国家大力发展的行业,货架企业开始研发适合这些行业使用的新型存储设备。例如:在冷库中应用广泛的移动式货架、密集存储遥控穿梭小车的自动化存储系统等。

  上述市场变化对货架标准化提出了新的需求,具体包括货架产品的结构标准、规格尺寸标准、安全性标准、安装与售后服务标准等,这些都应该是货架标准化工作需要考虑的内容,以做到与时俱进,满足行业发展和相关企业的要求。

网页评论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