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摩尔定律,1mol酯被水解必然生成1mol酸。可是实验结果并非如此,3个优质白酒的平均值是:总酯下降1mol总酸只升高0.547mol,3个普级白酒的平均值也只有0.565mol。对于这种现象有“酯类挥发”和“酸类电离”两种不同的解释。
有人认为酯类下降的**原因是水解,第二原因是挥发。众所周知,物质挥发是有条件的。外部条件是环境温度、压力、气液界面面积、空气流动速度等。内在因素是物质自身的挥发系数。物质的挥发系数(K)等于它的液相浓度(VL)与气相浓度(VG)两相平衡时之比。以酒精水化物为例,30%vol时K=2.5133;60%vol时K=1.3917;90%vol时K=1.0255;97%vol以上K=1。在酒精水化物中,酒精的挥发系数K>1时,水的挥发系数K<1,此时酒精易挥发,水则由气相凝缩为液相。酒精挥发系数K=1时与水共沸,两者同时挥发。酒精水化物的自然挥发速率与酒精的挥发系数相反,即挥发系数越大自然挥发速率越慢,反之挥发速率较快。白酒中的酯、酸、醇、醛、酮等虽然各有各自的挥发60系数,但是它们的总量与酒精之重量比也只有2%左右,并且分别以缔合、缩合、聚合、络合等不同的形式溶解(分散)在酒精水化物中,因而它们都不可能避开水和酒精而单独挥发,只能随着酒液的挥发而同时挥发。所以瓶装白酒只要封口严密,酒液未见减少,就无法证明有酯类挥发。
20世纪70~80年代,普遍使用的塑料内塞罗旋瓶盖,由于封闭不严时有漏酒现象。笔者收藏的酒样超过十年者,有相当一部分玻璃瓶装白酒,由于瓶盖封闭不严,酒液现已减少了1/3至2/3不等;绝大部分陶瓷瓶装白酒,由于渗漏或封口不严,酒液殆尽成了空瓶。这些酒中总酯降低,有挥发的原因无可置疑。但是本试验既无瓶子渗漏,也无瓶盖不严的现象,所以酸酯变化的摩尔值不等,不能认为是酯类挥发造成的。
水是白酒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它是良好的溶剂。无机强酸(如HCl)在水溶液中,几乎能全部电离为[H+]和[Cl-]。有机酸则因其烷基有斥电作用,只能部分离解为[H+]和[RC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