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 设为主页 | 随便看看 | 手机版
普通会员

上海隆凯仓储设备有限公司

供应分类
  • 暂无分类
联系方式
  • 联系人:
  • 电话:0512-81638092
  • 邮件:lkcc@qq.com
  • 传真:-
荣誉资质
  • 暂未上传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换置体系从一般仓贮级次向第三方流转进境
新闻中心
换置体系从一般仓贮级次向第三方流转进境
发布时间:2013-05-10        浏览次数:807        返回列表
 

  建立有效的信息处理系统(EDR),使商品流通,四通八达,货畅其流,以此来赢得市场、走向市场,形成真正的现代物流。重视人才培养,强化管理手段3拓展配送业务,注重设施改造创造现代物流新体系,这是一门新型学科,需要有综合知识和专业知识,需要有专门管理人才,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邓小平同志强调指出:“按经济规律办事,就要培养一批能按照经济规律办事的人,我们需要一些专家,懂行的人,现在不懂行的人太多了,万金油的干部太多了。”就上海仓储企业的现状来看,无论是年龄结构、文化结构还是专业知识结构与现代物流企业是不能相适应的。

  人才的培养和发掘,要从社会发展的高度上去理解重视。各级领导、各部门宜通过各种渠道、形式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对现存员工进行各类业务操作、技能培训,并适当引进一些专业人才,从整体上提高仓储员工的素质,要彻底改变原有的思维方式、操作方式、经营方式,要当“现代人”,讲“现代话”,做“现代事”,从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技术上下功夫。

  由传统仓储转变为现代物流,必须要有强硬管理手段:要从传统的仓储管理模式向1509002国际贯标转化,进一步规范我们的业务操作;o要根据市场要求变化合理应用价格杠杆作用,择优吸储;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规范双方合配送业的发展是创建现代物流的标志,它事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是商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对上海建成国际贸易中心这一目标,也有着直接的关系,纵观近几年上海配送业的发展,可以说是刚刚起步,总体水平还不高,其软件、硬件的设置都比较落后,据一些资料反映,目前上海配送业基地,绝大多数还是延用原来的仓储资源,由于仓储是长期处于微利经营状态,积累少,底子薄弱,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投人巨额资金、改善经营硬件与国外物流企业相匹配,因而导致了商品配送的效益低、成本高,其发展速度远远跟不上上海商业流通的需要。

  要使配送业形成高效率、低成本、集约化多功能的现代配送中心体系,在通过企业进行改制、改建、改造的同时,需得到社会各方面和政府大力支持,争取在组织、税收、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倾斜和优惠。

  据有关方面统计,上海物流行业拥有仓储面积达470万平方米,铁路专用线十多条,专用码头20座,有的长期闲置,有的效益不佳,能否在调研的基础上,‘采取以下措施:将一些设施陈旧、地段偏僻的仓库通过政府进行置换、批租;对一些地段较好设施较差的仓库,本着少花钱的原则,对其服务功能加以改造或改建;对一些设备功能较齐全地段又比较好的仓库,要追加投人,进行重组、改制,达到同国际接轨。

  创建现代物流集团,发挥集约制功能立足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七海作为国际大都市,随着商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必将促使商流、物流的共同发展,现代物流的出现,正是仓储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借鉴国外物流企业运作的先进技术和发达地区的经验,上海有能力也有条件,组建自己的现代物流集团,在区域范围内实行强强联合,开展区域范围内的社会化大物流运转,改变原来大而全、小而全,各自为战的被动经营局面。进行统一管理,形成规模化经营,从而降低物流成本,真正实现第三利润“源泉”。

  现代物流集团的组建,将会在原仓储协会的基础上,发挥其更强大的优势,形成辐射面、集约化程度高、规模效益大的物流市场发展态势,以此带动周边地区和外省市仓储业发展,推动和扩大第三方物流服务。从而使整个商品流通体制更加科学、合理、高效、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