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中心要履行好它的**项职责。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对物资实行二级分类管理。由于历史上一般医院针对不同类别的物资,分别采取总务、医疗设备部门分设的做法,大家已经习惯于这样的格局。可以参照这一习惯,并且考虑不同类别物资的价值、特性以及存放要求,首先将仓储中心涉及的物资进行一级分类。在仓储中心设立固定资产仓库、通用物资仓库、医用物资仓库、维修工具与耗材仓库四个总库以及附设的备货仓库。在此基础上,再对这四个总库进行二级分类。1)通用物资仓库下设:低值易耗品库、印刷品与办公材料库、其他材料与杂品库。2)医用物资仓库下设:常规卫生材料库、器械与人工组织库、试剂库。3)固定资产仓库下设:卫生设备库、其他设备库。4)在维修工具与耗材仓库下设:工具库、耗材库。以分库为单位,对各仓库所属物资核定*高存量与*低存量。这样做既能满足日常需求,又能减少库存,降低管理成本,节约资金占用。以往经常有一些价值不菲的物资,由于采购时对储备数量不能准确估算,过期成为废品;采购员由于不能及时确定仓库的需存量,在采购物资时有很大的盲目性。有现代化管理软件支持的仓储部门,应该放弃这种粗放式的管理模式。积极与采购部门沟通,推行采购申请单制度。定期由各仓库根据各自的*低存量预警信息制作采购申请单,汇总后发送给采购部门。积极与临床一线科室沟通,推行特殊物资预约登记制度。如果出现有需求但无现货的物资,可以制定应急采购申请单,通过快速通道及时报给采购部门。对所有购入的需要进入仓库的物资全部入库入账,杜绝账外资产。现在有的仓库对一些价值较低、数量较少的物资采取不办理入库手续而予以直接报销的方法处理。这些物资有时并不是一次性发完的,会在仓库形成库存,这样就会形成账外资产。此外对一些经销单位送来的免费试用的物资,也不应直接放入仓库,而应该登记造册,办理相关手续,避免账外资产的产生。
现在有一些单位存在着重管钱轻管物的情况。大家都知道,会计上即使是一分钱的短缺也是不允许的。并且在长期的工作中都形成了一整套的内部控制制度。而对于库存物资则显得宽容得多。我们经常说要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这句话意味着要从两方面来着手管理。首先是保证物资的安全性,根据不同物资的特性和保管要求,切实做好防火、防潮、防盗等方面的工作。其次是保证物资的完整性,杜绝各种管理盲点和漏洞,不让医院的资产流失。现在有的仓库,甚至是保管比较贵重的物资的仓库,虽有物资软件支持,但还不能提供库存物资的即时信息。也就是说在某个时点上仓库的账面数字和实际库存数字是不相符的。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沿袭的仓库管理模式和操作流程不尽科学。现在通常的做法是当供货单位送货来时,随货到来的,有的是发票,有的是送货单,保管员核对后,就把物资放进仓库里了。那些有发票的,马上就可以办理入库手续。而其中那些与送货单同行的物资也许会等很久才能等到发票,这样就会出现仓库有货,但无法办理入库手续,科室要领也开不出库单的情况。于是就会出现不入库的物资、无法出库的挂账的出库单,出入库都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而要让仓库账存与实际库存相符,也就成为空想,同时在核算科室效益时,也不能准确反映实际情况。对此应考虑的做法是引进现在一些卖场实行的备货区制度,单独设立账套,即货物送达后,经核对后,先进入备货仓库,每天由轮值的验收员集中进行验收。对于发票与货物同时到达的物资经验收后可以马上办理入库手续,而对货到票未到的物品就在备货库的账套中进行单独的管理。同时保管员负责与供货单位联络,催要发票,尽早入库,而且可以请求采购部门、财务部门帮助,联手解决供应单位拖欠发票的问题。对于在备货库中的物资,其管理重视度应等同于普通仓库中的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