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材物流服务中,*重要的是根据临床的要求,及时把医疗所需物资送达诊疗一线,包括不断货、提供物品的种类和数量无差错、供货及时、物流过程中无损耗等;降低物流成本包括尽量降低库存量,维持适当库存、提高配送效率、提高作业效率。物流管理的目的引发战略联盟、物流供应链理论的出现。如今医院物流的要求让器材仓库不再是一个用于长期存储的工具,其机动库存的发展十分迅速,人们更加关注物资的流通效率、能提供的物流服务质量以及物资流通过程中成本的节约。医院的器材部门希望在原有器材仓库基础上建立器材物流中心。这样的器材仓储环节需要具备五个方面的功能:物流系统中的器材保管功能;物流服务中据点和前线的作用;定期采购与临床紧急需求的缓冲功能;器材运输到达与配送临床顺利衔接的润滑功能;集货、分类、检验、理货的处理功能。只有具备了这些特征,器材仓库才能改进为以存储和配送双重目的为重点的医院器材物流中心。
合理的布局和运营,仓库地点选择和分类设计原则作为保管中心,仓库的设计要考虑面积、容量、器材摆放的合理布局等;作为配送中心,仓库不仅要考虑仓库自身内部的物流管理效率,还应考虑方便临床,例如考虑交货时间、交货单位等交易条件,应该把仓库设在能够提高服务水平的地方。作为配送中心应尽可能满足临床的需要,设在距临床较近的地方;如果库存中心和配送中心分离,库存中心则可以按照不同的配置形式和成本寻找医院内、外合适地方。综合性医院应设一个中心库房。再加工的物品可以单独设立存储分库房,例如需要消毒和加工的物品可以集中于消毒供应室进行存放、加工并配送。在中心库房下合理分权,设立科室自有库房,可以通过减少货物移动和周转来有效地提高物流效率并节约成本。分库房和中心库房实施分开作业但统一管理,所有器材原则上不重复存储,建立分库房的目的是提高物流系统的效率,不能因此而增加库存和提高了物流成本。
医院器材的配送原则和方案随着物流理论的逐步发展,作为物流核心网点的仓储不仅要完成有效保管,同时需要做到及时准确将器材配送临床。其中的保管演变成为有效配送而做的准备,仓库更重视的是库存的合理性和入库、配送等各项作业的效率性。相对医院和医用材料的具体情况,例如院内加工少、物品分类细种类多、需求紧急等特征,配送无疑是物流活动中*重要的环节。
配送主要由配货、核对、包装和路径设计、出库、装卸、用户确认等步骤构成。其中配货、路径设计是提高效率和节约成本的核心。配货是将医疗器材从仓库取出的作业,一般按照器材本身使用性质和临床的实际需求情况可采用顺序配货和集中配货两种方式。集中配货方式主要适合那些较少科室使用的器材,一般在医院的分库房使用。它将所有科室使用的数量汇总并取出,然后按照科室的实际需求数量进行分拣的做法,分拣过程中按照临床科室的需求信息对货物数量和质量进行检验。顺序配货方式主要适合那些较多科室使用的器材。这类器材一般是品种多、需求科室多,出货量较少。按照科室的订货单顺序来提取物品,直接分拣并检验。医院对相对少数的急救器材一般要求科室或邻近科室必须有储备基数。一般器材则可以通过设计合理配送路径方式完成。配货路径设计是以有计划、有效率为目标,事先设定好器材的配送路线是改善物流服务,构建高效配送系统的重要手段,但是要对每个科室都做到即订即送,确实是非常困难的事。采用设计配送路线的方法可以有效且稳定地完成配送任务。综合医院科室相对较多,如果对各科室的多频率配送、紧急配送、无时间规律性配送过度迁就,就很难实现高效物流和节约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