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学习借鉴国际上仓储科技的先进经验,运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和突变论,系统研究储粮生态系统,包括粮堆维护结构、粮食、油料、有关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的相互关系。
强调环境因子控制的生态效应,才能有效地达到保护储粮产品的目的;要认真开展中国储粮生态区域研究,以合理设计适合不同区域的仓型及其配套技术装备;应当重视运用微电子技术、生物技术、遗传工程和现代材料技术来提高粮油品质、增加储粮稳定性和有效地进行储粮害虫防治,要以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仓储科技工作。
在21世纪,中国现代粮油仓储企业应逐步实现装备现代化、管理科学化、信息网络化、经营集约化、检验智能化和人才高素质化。仓储科技的发展方向是“三低”、“三高”,即低损耗、低污染、低成本和高质量、高竞争力、高效益。
纵观世界各国乃至各地区、各企业的发展,几乎都有个共同点,即把社会、科技和经济发展的依据放在“人才”。人才是**资源,是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重要的资源和主要推动力,它是构成知识、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中国已经加人W T O,在粮食市场全面放开的情况下,国有粮食仓储企业要在竞争中取胜,一是靠科技的创新,二是靠人才的创新。哪个企业聚集了优秀人才,掌握了仓储科技优势,那它就会取得主动权,就会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要建立新的用人机制,打破论资排辈的思想,推行人才聘用制。建立民主测评、竞争上岗制度,切实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适时用才。正如古人云:“兰蕙不采,无异蓬篙;干将不试,适比铅刀”。
企业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德为魂,要始终贯彻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此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树立企业*佳形象,提高仓储企业的经济效益。粮食仓储企业要发展就必须真正做到以崭新的机制激励人才,以优良的环境吸引人才,以优厚的待遇留住人才。
仓储体系创新粮油仓储体系的创新是科技创新的基础,科技的创新推动建立科学合理的粮油仓储体系。
中国已经加人W T O,随着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粮食宏观调控的空间将逐步扩大,粮食自给率也会逐步降低。
储备粮是国家调整供求、平抑粮价的“调节器”。为了减少国际粮食市场波动对我国粮食市场的负面影响,必须建立起面对国内外两个市场的粮食储备调节制度,也就是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粮食储备体系。
要提高仓容水平。据有关资料报道,我国仓容缺口较大,今后仍需建设一定规模的粮库。要建设不同规模、不同功能的储备库,发挥仓储企业优势互补的整体效应。
建库投资主体应多元化。长期以来,我国粮库建设主要依靠有限的国家财政投资,粮食仓储行业的科技投人和仓储设施的更新改造缺乏必要的资金来源。
因此,除国家投人外,可吸收民营和股份制公司的资金投人,既可以吸收国内资金投人,也可以吸收国外资金投人,建立多方位的融资渠道。
推动和鼓励发展粮食仓储社会产业化。国家可通过签约的方式租用符合储粮标准的社会仓库,这样有利于扶持和发展社会粮食仓储产业。
技术的完善与创新粮食的“四散,‘(散装、散运、散卸、散储)技术是粮食流通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粮食仓储行业的发展方向。将仓储科技和流通技术的有机结合,“四散”工程的配套完善和新型粮食流通模式的启动,作为提高我国粮食流通效率和粮食国际竞争力的新的支撑点。
绿色储粮技术的创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更青睐于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食品,加之中国加人W T O以后粮食流通仓储管理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以及建设中国的绿色生产、流通工程的需要,应使用绿色储藏设备、技术和方法,以达到绿色储藏的目的。
实现绿色储粮的两个*基本途径:(1)从内因人手,提高粮食质量,增强粮食的抵抗能力,防止或减少有害生物侵人和感染;(2)从外因人手,调节环境因子,以打破有害生物生态平衡,使储粮处在安全状态,保质保量,确保实现绿色储粮。
推广绿色储粮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其主要技术手段是温控储粮(自然通风、机械通风、谷物冷却低温储藏)、气控储粮(以儿储粮、充从储粮)、硅藻土作防护剂储粮,以及天敌昆虫的利用、昆虫病原微生物的研究和利用、捕食性蜡的研究和利用以及化学信息素的开发利用等。
同时应研究开发与绿色储粮配套的仓房气密技术、气密材料、隔热技术及防太阳辐射材料和“清洁生产”的粮仓配套设备,此类材料和技术的应用既不污染粮食,又不污染环境;重视研究绿色粮食及其制品的检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