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内测温点的布置粮堆测温电缆布置为三个同心圆环,外环距仓壁1.4m,在外环上均匀分布12根电缆,中环距仓壁6.9m,在中环上均匀分布8根电缆,内环距仓壁10m,在内环上均匀分布3根电缆,共计23根电缆。每根电缆分9个层点,共计207个测温点。层点之间的距离为1.7m.
水分检测扦样点的布置在南北方向上距仓壁6.5m处各取一点(C、D点),在东西方向上距仓壁2.2m处各取一点(A、B点),在浅圆仓中心线西侧1m处取一点(E点,因布料器下方为杂质区,扦样器无法将扦样杆打到底部),如所示。取样点共分3层,上层距粮面0.5m,下层距粮面13m,中层距粮面6m,每天扦样一次,并用电脑水分快速测定仪测量水分。
粮堆表观风速测点的布置共9个测点,外围4个点(a、b、c、d)分别距仓壁0.5m,中间环4个点(e、f、g、h)距壁6m,浅圆仓中心点(i)如所示。谷冷期间用集风罩和热球式风速仪测粮堆表观风速。试验方案试验仓的通风网络系统为放射状,有2个主进风口,故谷物冷却机与仓房的配置方式采用一机一口的方式,采用两台谷冷机同时对浅圆仓内散装的粮食进行冷却通风,*终使全仓平均粮温达到要求。
根据储粮水分和温度确定冷却通风的条件,并且根据不同的环境温湿度和不同阶段粮食降温降水的情况,动态调控送入粮堆冷空气的温度和相对湿度。为了更有效地进行冷却通风,本试验采用分段调控送风参数的方法。冷却通风前期送风温度12,相对湿度75%;冷却通风中期送风温度11,相对湿度75%.粮温基本降到15以下时停机。
环境温湿度:通过检测百叶箱中放置的干湿球温度计来检测环境温湿度。谷物冷却机出口温度、湿度、静压和出风量:谷物冷却机出口温度、湿度和频率由谷冷机显示器上读出,静压由谷冷机U形压力计上读出,通过GLA85风机风量表将频率、静压换算成出风量。
粮堆的表观风速:采用集风罩和热球式风速仪检测粮面表观风速。仓内温度:通过计算机测温系统测定粮食的温度。水分检测扦样点的布置粮堆表观风速测点布置仓内粮食的水分:每天在固定的点扦样,用电脑水分测定仪检测粮食水分。谷冷机总耗电量:谷冷机接有专用的电度表,开机前和停机时分别记录电量。
储粮温度变化为了评价冷却通风的效果,试验中密切注意粮温的变化,每天测温两次,并在6月12日停机后继续观察粮温的回升情况。
在冷却之前粮堆平均温度并不算太高(只有14),但是各层之间的温差较大,而且表层粮温较高,超过了30,基本上和环境温度相同,这主要是因为仓房的隔热性较差所致。通过一段时间的冷却处理以后,各层温度均有所下降,全仓粮堆平均温度出现了明显的下降,由14.0降至12.8,达到了降温的效果。第14层的平均温度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到关机时**层平均温度降到了14.7,第24层平均温度都降到了10左右,第五层平均温度先降后升,但是总体来看温度还是下降。第69层平均温度通过一段时间的通风处理以后温度出现了回升,到通风结束时温度基本上在15左右。由此可见,通过谷冷降温处理有效地平衡了全仓粮食的温度,使各层之间的温度梯度减小,提高了储粮的安全性,为保持粮食的原有品质和延缓陈化及防虫防霉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