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前经济形势的特点
我国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经过近 20 年改革和发展 ,社会经济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 ,直接影响到地勘单位的生产经营。主要包括以下特点 :(1) 买方市场已经形成。由于社会经济体制已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与计划经济体制对比 ,当前的供求关系已经从卖方市场完全转化为买方市场 ;(2) 地质市场的激烈竞争。由于市场经营机制的引入和经营管理的放开 ,众多的单位进入地质市场 ,各地勘单位运用市场法则在地质市场中展开竞争 ,从而形成了激烈的市场竞争 ;(3) 社会资金供给量严重不足 ,也使得地勘单位流动资金十分不足。
(4) 技术更新步伐加快 ,使设备的更新周期变短。
当前经济形势这 4 个特点 ,深刻地影响着地勘单位的竞争行为 ,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地勘单位仓储理论和操作实践越来越不适应地质市场的竞争环境 ,使地勘单位在参与市场的过程中深受制约。
2地勘单位仓储现状的历史根源
目前 ,地勘单位原有的仓储理论和操作实践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 ,在改革中主要受到以下两个重大因素影响 :(1) 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仓储观念还深刻的影响着地勘单位的仓储决策。在计划经济时期 ,我国长期受生产能力不足的制约 ,社会物资总量长期不能够满足市场和生产生活需要 ,所谓的市场是典型的卖方市场 ,“仓有余粮”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社会心理需求。改革开放以后 ,社会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的根本性变化 ,物资供应由卖方市场逐渐变为买方市场 ,但由于地勘单位参与市场的行动较迟 ,观念的转化也较慢 ,对于社会的这种变化没有充分清醒的认识 ,因此在进行物资采购决策时还是自觉和不自觉的沿用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心态和观念 ,进行较大规模的物资储备。
(2) 经济批量采购理论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 ,在经济体制转入市场经济后 ,经济批量采购理论的运用受到了较大的限制 ,包括商业领域的库存也大多不按这一理论进行商品储存(就是所谓的零库存理论) ,而这一理论对地勘单位的仓储决策显得尤不适用。但是 ,由于观念转化的迟缓及对传统理论的迷信 ,地勘单位也还在有意无意间采用了这一仓储决策理论进行大规模的物资采购(当前的教科书在阐述经济批量采购理论的同时 ,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理论所面临的现实挑战) .
3地勘单位仓储的现状
当前 ,各地勘单位的仓储物资在资产中占有相当的比重。这些物资虽然曾在生产中发挥过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 ,现在这些仓储物资已变成品质严重不良的无效资产 ,主要包括一些管材、陈旧的机械设备的零部件及旧工艺下的耗用材料 ,其中一些品种零配件的库存量竟可以保证主体机械使用若干年 ;而一些消耗性物料也可供应若干个生产周期。事实上 ,目前地勘单位生产经营对这些技术落后的仓储物资基本没有什么依赖性 ,而全国范围内的地质市场竞争也使工程施工点远离仓库地点 ,施工点机械零部件更换只能就地采购而不可能从库存中领取。
一方面 ,仓库材料陈旧无用 ,另一方面地勘单位的流动资金又显得十分缺乏 ,仓储在流动资金的比率往往在 10 %~20 %之间(高的可达 30 %) ,因此 ,仓储物资从资金占用、物资损耗、管理费用和技术淘汰方面造成地勘单位直接经济损失 ;从资金周转放慢 ,地盘和仓储的库房占用给地勘单位带来间接经济损失。不仅如此 ,由于负债经营 ,地勘单位在承担上述损失的同时 ,还承担由此而来的财务风险。
地勘单位仓储物资造成的损失具体价值构成如下 :(1) 资金占用造成资金占用费损失。当前大部分地勘单位处于负债经营状态 (一般资产负债比率达60 % ,有的还更高) ,在所有债务当中 ,计息债务占了一定比例 ,非适当的仓储物资是造成计息负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如果减少非适当的仓储物资存量 ,就可以以这一部分仓储物资的减量来偿还计息负债的数额 ,从而减少地勘单位的财务费用。
(2) 批量采购造成的仓储超量储存损失。由于在经济批量采购决策的引导下 ,相当的地勘单位在进行物资采购的过程中可能从采购费用、仓储费用、资金占用费及批量采购获得的价格好处出发 ,往往进行超量的采购 ,这些超量采购的物资可能并不适合地勘单位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 ,使物资无法在期限内正常使用 ,从而造成超量储存损失。
(3) 市场价格变动造成的存量物资损失。当前的市场矛盾主要体现在需求方严重不足。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反映 ,当前市场 95 %以上的商品已处于饱和状态。而在买方市场形成之前 ,物资市场的盈利空间非常大 ,在买方市场完全形成之后 ,由于商家 (包括厂家) 之间的竞争 ,生产环节及销售环节的盈利大为下降。
以某种小口径管材接头为例 ,商家的采购价格为 0. 35 元/ 只 ,市场的正常售价为 1. 5 元/ 只 ,直接成本只占售价的 23 % ,在转向买方市场之后 , 每只的价格大约为 0. 8 元。可见 ,仓储物资在市场性质发生根本性转变之后 ,相伴随的往往是市场价格的大幅下挫及存量资产价值的大量损失 ,从而造成地勘单位极重大的经济损失。
(4) 技术落后造成的经济损失。由于技术落后造成的经济损失并不鲜见 ,往往表现为资产的无形损耗。
在地勘单位的仓储物资中 ,相当数量资产往往表现为机械零配件等物资。机械零配件价值的有效转移及价值回补要依赖于其发生作用的主体机械的正常使用 ,但限于地勘单位的经济承受能力 ,相当数量的机械设施处于落后状态(往往在购入时就存在技术落后的问题) ,而地勘单位为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 ,还会进行非适当的大量零配件采购。一旦这些主体机械设施被淘汰 ,作为存量的零配件价值将全面损耗。
(5) 正常物资管理中的费用损耗。这种损耗以存量资产无法正常使用为前提。在价值无法转移的存量资产中 ,物资管理中的运输费用、搬运费用、挑拣费用、盘点费用、仓储合理损耗、仓储机构费用及场地费用等必然形成损耗。
(6) 其他原因造成的损失。包含两个方面原因 : ①采购业务存在着市场价格幅度无法确定及采购中的非法获利行为 ,也就是说 ,如果以经济批量原则进行采购以获得价格上的好处 ,或者以生产经营需要作为幌子 ,抬高物资购入价格并从中个人渔利 ,这种行为不仅在采购过程当中给地勘单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也给以后的经营带来预料不到的严重后果。②仓储材料的增加 ,伴随的可能会有一些意外危险 ,如火险、盗窃及物资管理不善等方面的隐患 ,从而造成意外经济损失。
总之 ,由于仓储物资无法有效使用 ,相应的价值就无法转移 ,造成投入物资采购过程的成本费用无法得到补偿 ,形成帐面亏损 ,或留下潜亏 ,制约地勘单位的发展。
4地勘单位仓储决策的主要内容
地勘单位有效解决仓储存在的问题 ,直接的办法是减少仓储物资的购进。但从经济业务操作的实际情况出发 ,简单的减少物资购入量会对地勘单位的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故要形成一整套的地勘单位仓储决策 ,以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 ①遗留的库存物资过多而且不适应生产需要的问题 ; ②因库存物资的减少的生产物资保障问题 ; ③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物资耗用的真实性问题和与其相关的成本问题 ,这是地勘单位仓储问题的延伸 ; ④保证必须的批量采购业务的适当性与经济性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 ,笔者认为仓储决策必须包括以下内容 :(1) 建立正确的成本归集中心(对象) ,对物资的使用设专门科目进行核算 ,建立物料消耗奖惩制度。
(2) 在减少物资采购部门人员编制的同时 ,强化对市场信息的收集和完成企业物资的采购任务 ,非采购部门不得单独进行物资采购。由于受成本归集中心及物料消耗奖惩机制的制约 ,物资采购部门与成本归集中心就能够形成有效的内部控制(若只有材料消耗奖惩制度 ,成本归集中心增大虚假材料消耗给责任人带来的好处可能大于因惩罚带来的损失 ,因此 ,单独的材料消耗奖惩制度无法形成有效的材料内部控制) .
(3) 确立仓储部门利润中心的地位。和这一措施相对应的办法是核定仓储部门的流动资金定额 ,对超定额的仓储资金耗用加收超量资金占用费 ,以解决仓储部门采用预付资金进行物资采购而造成的资金被供货方占用 ,采购入仓储的物资不能够及时为工程领用等问题。仓储部门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利润中心后 ,其管理人员的经济利益和部门的经济效益挂钩 ,就会促使部门尽量降低仓储过程当中的资金耗用量以降低资金成本 ,按工程需要购入的物资也能够尽快用于工程施工。因此 ,仓储部门利润中心地位的确立 ,从宏观上保证了地勘单位仓储物资的合理性 ,加强了物资周转的速度 ,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
(4) 保证正确的物资采购结算方式。目的在于排除物资采购中现金结算的诸种弊端。
(5) 在成本归集中心外设立独立的技术人员(如总工办) ,赋于其相关职能(核定物资消耗量的幅度) ;并在物资使用量方面承担经济责任 ,使物资的消耗量受双重限制 ,确保材料消耗量的真实性。
(6) 在消化和盘活库存物资的同时 ,尽量减少批量物资的采购。
(7) 尽量不作长期项目物资储备。对保存期限较短的物资尤其不能进行储备 ,如水泥等。这样做可能会增加一些预期价格变动风险 ,但在业务上则显示了一种谨慎性原则 ,如果和可能付出的成本相比 ,完全有理由不作长期的物资储备。
(8) 加强物资部门、工程部门、运输部门及财务部门的协调工作 ,加强对工程承揽、工程进度、资金安排及物资耗用的预测 ,保证工程正常的物资耗用供应。
(9) 建立稳定的物资供应关系 ,对抑制物资采购过程中的不正当行为有良好的作用。此外 ,还有两方面的好处 : ①物资的品质有良好的信誉保证 ,同时可以使地勘单位的工程质量得到保证 ,在物资质量存在问题的时候也可以减少相关的诉讼损失 ; ②在地勘单位流动资金不足时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利用这种稳定的供需关系解决资金周转的暂时困难。
(10) 对和地勘单位生产经营相关的市场非常用重要物资进行必要的储备。
(11) 必要批量购入的物资必须进行*终用途及采购论证 ,这些论证包括确有项目必须使用这些物资 ,而且是必须在*近期限内使用 ;物资的购入量已经过项目外技术人员和项目工程技术人员的核定 ;这些物资的购入价格经采购部门对市场价格进行必要的调查后确认为合理并质量可靠。对机械配件的购入量应该限制在主体机械的技术寿命和可用期内。为保证购入价格的透明 ,可采用市场招标的办法进行物资采购 ,完善好商品购销合同的签订 ,树立良好的法律保护意识 ,在杜绝采购中不法行为的同时 ,也要形成仓储过程中的质量追索意识 ,为工程质量的承诺作好必要的准备(如水泥质量对工程质量有重要影响 ,故完善的购销合同对未来的工程质量事故有十分重要的保护作用) .
5结语
总之 ,由于历史原因 ,地勘单位的仓储存在诸多弊病 ,这些弊端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显得尤为突出 ,主要表现为储备物资存量过大 ,技术落后 ,地勘单位生产对其依赖性极低 ,这些存量资产基本不能有效参与地勘单位的生产经营 ,使投入的价值无法回补 ,是造成地勘单位亏损或潜亏的重要原因 ,也是财务风险一个主要因素。在新的经济形势下 ,地勘单位在转变观念并更新其仓储理论依据的同时 ,有必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障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物资供应 ,这些措施在解决旧仓储问题的同时 ,也对历来的地勘生产中材料消耗的真实性问题(仓储问题的延伸) 给予充分的重视 ,因此 ,仓储问题的解决符合地勘单位提高经济效益的*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