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上来说,通过向RFID技术研发领域的先期投资,来引导市场需要的RFID技术的发展。在这里,有两个具体方向值得关注,一个是生产卷标的半导体塑料与半导体油墨技术,这可以作为降低RFID技术应用成本的*佳方向。
另一个是阅读器的模块化硬件平台与嵌入式软件操作系统的开发,要以按不同的使用要求区分硬件平台与操作系统的复杂程度,但必须有统一的接口分级规范,从复杂到简单的方向逐级兼容。同时,操作系统必须有接口与现有PC操作系统通讯,必须有与互联网通讯的接口功能。
技术的突破,成本的降低将会逐步实现。企业根据产品的销售与普及规模,产品的初期成本,产品的消费地域与人群,产品未来的期望,应用RFID技术的必要性与要达到的目的,使用RFID技术带来的企业ERP系统软件投资成本的增加等因素来决定选用何种成本,何种功能的*佳RFID技术产品,并预计该种RFID技术升级的代价。
从企业策略上来说,RFID可以首先应用于组合包装或价值较高的商品上,如首饰,电器,中高档化妆品以及服装等。这样1元左右的成本不仅不会形成任何负担,而且还会使这一类产品在供应链流通过程中带来不可估量的优势。
RFID不仅在仓储管理上能发挥较大优势,而且在供应链上的其他环节中依然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如果能够使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企业达成RFID系统应用的共识,那么一旦在整个供应链中启用RFID,对于各个企业来说,那将给业务运营带来革命性的改变。效率的大幅提高,人员成本的减少以及信息化的共享都将革新整个供应链的理念。
由此一来,供应链的瓶颈可能将得到根本的解决,而各个企业对于RFID成本的平摊,也给这一应用的*大难题DD成本带来了本质上的解决方案,RFID的普及将指日可待。
另外,要解决RFID的回收问题,这一问题如果能够得到妥善的解决,RFID的成本将成百上千倍数的降低。据了解如果RFID能得到较完善的保管,标签的重复使用次数将超过百万次。可想而知,当RFID重复使用百次后成本即可降低到分,更何况是使用百万次。一旦回收问题得到妥善解决,RFID的成本问题将不攻自破。
RFID技术一旦应用必将是大规模使用产品,如果一次性使用的话必将导致成本大量消耗与社会环境污染双重问题。至于成本的消耗,前面已经进行了详述,如果加上标签的再利用对于成本节省来说更是锦上添花。而面对现代社会对"环保"要求,做好废弃RFID标签处理与回收利用工作,更是我们的责任,也是道德要求。所以说,建立一个确保RFID标签有效回收与利用的管理体制是未来我国乃至世界解决RFID标签废弃物污染的关键。
这个体制可以通过在环保部门成立相关机构来承担监督责任,由社会上从事废品回收的个人或企业执行具体的回收任务来实现。这里,我们更推崇由使用方负责回收,由指定机构或RFID标签生产商来处理或重新利用的体制,采用"谁获益谁负责"的原则,即产品生产商在利用RFID标签获益的同时,也有义务回收处理,或者增缴RFID标签的环保税。
标准问题在RFID标准方面,目前存在两大技术标准阵营:一个是总部设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AutoID-Center(EPCglobal);另一个是日本的UbiquitousIDCenter(UID)。
前者的领导组织是美国的EPC(电子产品代码)环球协会,旗下有沃尔玛集团,英国的Tesco(乐购)等100多家欧美的零售流通业巨头,同时还有Microsoft,IBM,Philip和AutoIDLab等公司提供技术支持。而UIN主要由日系厂商支持,有日本的电子厂商,信息企业和印刷企业等总计达352家。虽然已有欧美标准EPCglobal,日本标准UID在使用,但它们还处在初级阶段,各标准间互不兼容,如日本的RFID标签的信息位数为128位,而美国为96位。日本的RFID标签标准侧重于库存管理,信息的发送与接收以及产品和零部件的跟踪管理。
目前两大阵营正想方设法,积极推进各自标准的国际化。
在标准的制定过程中,我国要么自主制定自己的RFID技术标准,要么承认欧美或日本的标准,但这些都不是*好的国际化发展策略,因为自己制定标准固然可以使企业节省不少标准使用费,但中国正在成国世界的"制造中心",很多产品要出口到国际市场,我们不能期望国际市场都来支持中国的RFID标准,所以中国政府应根据中国国情,制定一套既能与国际兼容,又具有中国特色的RFID标准,有利于缩小在RFID领域与国际技术差距,为中国的企业在RFID领域争取更多的主动权。
数据安全问题RFID在供应链中应用增加了供应链的透明度,提高了供应链的管理水平和效率。供应链中合作伙伴关系增强,对共享数据的实时性和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通过互联网共享数据满足了企业对数据实时性的要求,但是这种数据共享的模式也给RFID数据的安全带来了新的隐患:标签信息的非法读取与改动,对标签的非法跟踪,有效身份的冒充和欺骗等。
供应链上的企业不仅要保证自己数据的安全可靠,而且还要确保交易伙伴数据的安全可靠性,商家必须采用有效的安全措施向供应链提供安全,实时,有效的RFID数据,才能充分体现RFID的优越性。
从目前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发展来看,保证RFID数据安全的有效途径有:物理隔离,停止标签服务,双标签联合认证,身份验证和数据访问控制等。
目前在我国,仓储管理基本处于人工管理或半自动化管理状态,效率不高,且其通讯方式大多数以有线通讯为主,存在一定的弊端,还不能完全实现无纸作业。虽然电子标签技术在国外已成功应用于物流业,大大提高了仓储物流作业效率,但在国内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在仓储物流还没有较大规模的应用案例,很多问题需要解决,需要国内同行进一步努力,争取尽快*大限度的发挥这种技术的优势,推动我国仓储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